房產按份共有內部轉讓是如何的
作者 cc 瀏覽 發布時間 2019-01-02 17:56:33
一、按份共有房產的產生原因
1、聯合蓋建。二人或二人以上,根據約定,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資、出物、出力依法興建房屋。或者一方出資、出物、他方出力,或者一方出資,他方出力,共同出物等,房屋建成之后,按照事前商定比例分配。
2、合資購買。共有人按出資比例分享房屋的所有權。
3、共同繼承。遺產中的某些房屋,既不能分給一人,又不能實行分割分配時,只能將房屋分成若干份由各繼承人按份繼承,從而在他們之間形成了按份共有房產。它可以是等份,也可以是不等份,但各人分得的份額是明確的。遺產分割前的共有關系是共同共有關系。
4、共同受贈。指多人共同接受贈與或遺贈房屋。以上按份共有房產不同于共同共有房產,辦案中務必分別處理。
二、房產按份共有內部轉讓是如何的
共有房產轉移到某一人名下,可以通過買賣或者贈與的方式。
1、辦理贈與登記,申請人需要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表、房地產權證(不動產權證)、贈與公證(或合同)、析產協議(贈與內容涉及析產的)、身份證明(含親屬關系證明)、免(納)稅證明、房地產測繪附圖等資料到房屋所在地登記機構申請。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親屬之間的贈與需繳納產權登記費和契稅,契稅按房產份額來計算,還可能產生房產評估費和公證費。
2、辦理二手(存量房)轉移登記,買賣雙方應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表、房地產權證(不動產權證)、房地產買賣合同、身份證明文件、完稅或免稅證明、房地產測繪附圖等資料到房屋所在地登記機構申請。
三、房產份額轉讓稅費計算
個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房屋共有人在出售自有住房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確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稅所得額=房產轉讓收入額-房產原值-合理費用
如果納稅人不能準確提供房產原值和有關稅費憑證,無法確定房產原值時,稅務機關可以綜合考慮該項房產的坐落地、建造時間、當地房價、面積等因素,按房產轉讓收入額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例如,目前有些地方稅務機關對這種情況按照房產轉讓收入額的1-3%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例如夫妻婚前按出資額(30%和70%)共有的房產即按份共有房產在婚后欲轉變為共同共有房產,辦理權屬轉移登記時,可將房產的30%按變更登記收費,20%按轉移登記收費。
1、聯合蓋建。二人或二人以上,根據約定,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資、出物、出力依法興建房屋。或者一方出資、出物、他方出力,或者一方出資,他方出力,共同出物等,房屋建成之后,按照事前商定比例分配。
2、合資購買。共有人按出資比例分享房屋的所有權。
3、共同繼承。遺產中的某些房屋,既不能分給一人,又不能實行分割分配時,只能將房屋分成若干份由各繼承人按份繼承,從而在他們之間形成了按份共有房產。它可以是等份,也可以是不等份,但各人分得的份額是明確的。遺產分割前的共有關系是共同共有關系。
4、共同受贈。指多人共同接受贈與或遺贈房屋。以上按份共有房產不同于共同共有房產,辦案中務必分別處理。
二、房產按份共有內部轉讓是如何的
共有房產轉移到某一人名下,可以通過買賣或者贈與的方式。
1、辦理贈與登記,申請人需要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表、房地產權證(不動產權證)、贈與公證(或合同)、析產協議(贈與內容涉及析產的)、身份證明(含親屬關系證明)、免(納)稅證明、房地產測繪附圖等資料到房屋所在地登記機構申請。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親屬之間的贈與需繳納產權登記費和契稅,契稅按房產份額來計算,還可能產生房產評估費和公證費。
2、辦理二手(存量房)轉移登記,買賣雙方應提交不動產登記申請表、房地產權證(不動產權證)、房地產買賣合同、身份證明文件、完稅或免稅證明、房地產測繪附圖等資料到房屋所在地登記機構申請。
三、房產份額轉讓稅費計算
個人出售自有住房取得的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房屋共有人在出售自有住房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確定,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應納稅所得額=房產轉讓收入額-房產原值-合理費用
如果納稅人不能準確提供房產原值和有關稅費憑證,無法確定房產原值時,稅務機關可以綜合考慮該項房產的坐落地、建造時間、當地房價、面積等因素,按房產轉讓收入額的一定比例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例如,目前有些地方稅務機關對這種情況按照房產轉讓收入額的1-3%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例如夫妻婚前按出資額(30%和70%)共有的房產即按份共有房產在婚后欲轉變為共同共有房產,辦理權屬轉移登記時,可將房產的30%按變更登記收費,20%按轉移登記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