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詐騙陷阱有哪些?
作者 cc 瀏覽 發布時間 2018-05-02 20:24:42
網購常見的詐騙陷阱主要有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隨后虛假發貨;以假冒購物網站鏈接魚目混珠;假冒購物網站客服幫助“退款”;以銀行名義發送手機短信,要求客戶進行電子口令卡升級,從而盜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和網銀密碼,轉走賬戶資金;我國法律有哪些規定呢?
一、以低價吸引消費者隨后虛假發貨
付款卻一直不發貨,旺旺反復聯系卻無人搭理?顯示已經發貨卻沒有物流信息?你可能正遭遇網購虛假發貨。所謂網購虛假發貨是指,買家已付款等待賣家發貨的情況下,賣家在系統中點擊了發貨,并輸入了快遞單號,但快遞單號一直無錄入跟蹤記錄的情形或買家已付款等待賣家發貨的情況下,賣家卻遲遲不發貨。這種情況下,如果消費者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適當操作,一旦到了付款期限,可能導致“錢貨兩空”。因此,消費者對這種情況應該倍加小心。
二、以假冒購物網站鏈接魚目混珠
春節臨近,網上數據顯示,假冒網購類的“釣魚網站”數量迅速增加,這些網站往往模仿航空公司官網、知名購物網站,甚至網銀官網等,用戶單從頁面特征上很難加以辨別,建議安裝專業的全功能安全軟件加以全面防護并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仔細核對網址,看是否與真正網址一致。不要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網址或其他不明網站的鏈接以及不明郵件鏈接進入等。
三、假冒購物網站客服幫助“退款”
騙子首先會從淘寶店家成交記錄中初步得到買家賬號名,然后聯系到該店客服并向對方謊稱自己是某某買家,自己在拍下貨物后沒有核實地址,要求客服把“自己”的地址發過來核實,一些沒有經驗的客服會信以為真將買家信息轉發給對方,騙子就這樣輕而易舉的得到了買家信息。
四、以銀行名義發送手機短信,要求客戶進行電子口令卡升級,從而盜取受害人銀行賬號和網銀密碼,轉走賬戶資金
犯罪分子冒用銀行名義群發短信,誘使網銀客戶登錄釣魚網站進行口令卡升級操作,得到密碼后,在極短時間內將受害人賬戶內資金全部轉移。這些釣魚網站與真正的銀行網站極為相似,幾可亂真,網站域名多為帶有相關銀行簡寫或電話的混合域名,具有極強的欺騙性,稍有不慎便會上當受騙,給市民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五、假冒熱門購物網站APP
山寨APP偽造成為支付寶、天貓等購物APP,伺機安裝到用戶手機中,以竊取用戶的通訊記錄、短信、照片等個人信息,推送垃圾信息,甚至惡意吸費。法律快車小編提醒你,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下載網購APP,并安裝安全可靠的移動安全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