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累犯怎么加刑
作者 cc 瀏覽 發(fā)布時間 2017-10-19 15:47:47
根據(jù)新刑法累犯怎么加刑
根據(jù)我國《刑法》第65條規(guī)定對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即采取必須從重處罰的原則。確定其刑事責任,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①對于累犯必須從重處罰。即無論成立一般累犯,還是特別累犯,都必須對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nèi),判處相對較重的刑罰,即適用較重的刑種或較長的刑期。
②從重處罰,是相對于不構成累犯,應承擔的刑事責任而言。也即對于累犯的從重處罰,參照的標準,就是在不構成累犯時,應承擔的刑事責任。也有學者認為是“應以不構成累犯的初犯或其它犯罪人為從重處罰的參照標準。具體而言,就是當累犯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與某一不構成累犯者實施的犯罪行為在性質(zhì)、情節(jié)、社會危害程度等方面基本相似的條件下,應比照對不構成累犯者應判處的刑罰再予以從重處罰。”這種看法值得研究。因為犯罪人不同,所犯之罪的具體情況不同,這種與其他犯罪人進行的橫向比較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公平。
③從重處罰,必須根據(jù)其所實施的犯罪行為的性質(zhì)、情節(jié)、社會危害程度,確定其刑罰,不是一律判處法定最高刑。
緩刑犯不適用
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guī)定,因為刑法第六十五條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赦免以后,在五年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是累犯,應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從法條分析是前罪已經(jīng)“執(zhí)行完畢或赦免后”的犯罪是已經(jīng)“實際”執(zhí)行完畢。
第七十六條相關規(guī)定是:緩刑考驗期滿,原判刑罰就不再執(zhí)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從法條分析“不再執(zhí)行”就是沒有執(zhí)行過,既沒有“實際”執(zhí)行。所以被判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滿后又故意犯罪的不適用累犯的規(guī)定。
累犯的法律后果
1.對于所有累犯,均應從重處罰。
2.與此相關的還有一條,是刑法的第74條,“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足可看到立法對累犯是持堅決的打擊態(tài)度
3.其實還有一點,就是累犯也不適用假釋,具體是刑法第81條第2款。
將上面三點總結一下,就是,應當從重處罰,不得適用緩刑和假釋。
累犯
所謂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nèi)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兩種。 1、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內(nèi)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 2、特別累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受過刑罰處罰,在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又犯該特定之罪的犯罪分子。
包括兩種:危害國家安全犯罪的累犯和普通累犯。對于前者,只要曾犯危害國家安全罪和恐怖活動犯罪或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的犯罪,任何時候再犯以上相同之罪的,都視為累犯。對于后者,必須同時滿足:1、前后都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2、前后都是故意犯罪;3、前罪實施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內(nèi)再犯新罪:;4前罪實施時已滿18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