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借貸的法律風險是什么
作者 cc 瀏覽 發布時間 2019-11-08 22:59:08
虎門律師、東莞虎門律師、東莞虎門律師事務所
1、 資金來源難以審查
P2P網絡借貸的資金來源于持有閑散資金的出借,人這些資金一般情況下是從正當渠道而來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來源的非法性,同時P2P網絡貸款平臺往往也缺乏對資金來源審查的手段。因此,這些網絡平臺就有被用作洗錢工具或者從事高利貸的風險。
2、借款人個人信用風險較大
目前,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進行交易撮合時,主要是根據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證明、財產證明、繳費記錄熟人評價等信息評價借款人的信用。一方面,此種證明信息極易造假,給信用評價提供錯誤依據;另一方面,縱然是真實的證明材料也存在片面性,無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客觀的信用評價
3、運營模式不當易踩非法集資的紅線
當前,部分P2P網絡借貸平臺所采用的債權轉讓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女士表示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存在非法集資的影子,須謹防風險。
部分平臺采取的債權轉讓模式是通過個人賬戶進行債權轉讓活動,使得平臺成為資金往來的樞紐,而不再是獨立于借貸雙方的純粹中介。債權轉讓是通過對期限和金額的雙重分割。將債權重新組合轉讓給放貸人。其實質是資產證券化。這種模式很容易被認定為是向眾多的,不特定的理財人吸收資金,這就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極為相似了。
4、沉淀資金安全性低
P2P網絡貸款平臺涉及大量的資金交易,由于借貸資金并不是即時打入借貸雙方的賬戶,會產生在途資金數。額巨大的在途資金是由貸款網站掌控的。如果網站開立第三方賬戶代為發放貸款。則在網站內部控制程序失效、網站工作人員疏于自律或被人利用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內部人員非法挪用資金、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5、貸后資金用途難以監管
資金貸出后,如何保障借款人按照承諾的用途使用資金,而不是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貸后資金追蹤問題也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條規定“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因此當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時網站僅僅充當的是追款者的角色,且若單筆小額貸款數額小,追款成本也難以彌補
6、借貸雙方金融隱私權無法有效保護
P2P借貸網站為借貸雙方提供了發布借貸信息的平臺。一般網站都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身份、財產信息,一方面為貸款人提供選擇借款人的憑據,另一方面也作為信用評價的依據。若網站的保密技術被破解,借款人提供給網站的個人身份、財產信息等個人隱私泄露,借貸人的隱私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
1、 資金來源難以審查
P2P網絡借貸的資金來源于持有閑散資金的出借,人這些資金一般情況下是從正當渠道而來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其來源的非法性,同時P2P網絡貸款平臺往往也缺乏對資金來源審查的手段。因此,這些網絡平臺就有被用作洗錢工具或者從事高利貸的風險。
2、借款人個人信用風險較大
目前,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進行交易撮合時,主要是根據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證明、財產證明、繳費記錄熟人評價等信息評價借款人的信用。一方面,此種證明信息極易造假,給信用評價提供錯誤依據;另一方面,縱然是真實的證明材料也存在片面性,無法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客觀的信用評價
3、運營模式不當易踩非法集資的紅線
當前,部分P2P網絡借貸平臺所采用的債權轉讓模式,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女士表示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存在非法集資的影子,須謹防風險。
部分平臺采取的債權轉讓模式是通過個人賬戶進行債權轉讓活動,使得平臺成為資金往來的樞紐,而不再是獨立于借貸雙方的純粹中介。債權轉讓是通過對期限和金額的雙重分割。將債權重新組合轉讓給放貸人。其實質是資產證券化。這種模式很容易被認定為是向眾多的,不特定的理財人吸收資金,這就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極為相似了。
4、沉淀資金安全性低
P2P網絡貸款平臺涉及大量的資金交易,由于借貸資金并不是即時打入借貸雙方的賬戶,會產生在途資金數。額巨大的在途資金是由貸款網站掌控的。如果網站開立第三方賬戶代為發放貸款。則在網站內部控制程序失效、網站工作人員疏于自律或被人利用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內部人員非法挪用資金、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5、貸后資金用途難以監管
資金貸出后,如何保障借款人按照承諾的用途使用資金,而不是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貸后資金追蹤問題也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條規定“在借貸關系中,僅起聯系,介紹作用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因此當借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時網站僅僅充當的是追款者的角色,且若單筆小額貸款數額小,追款成本也難以彌補
6、借貸雙方金融隱私權無法有效保護
P2P借貸網站為借貸雙方提供了發布借貸信息的平臺。一般網站都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身份、財產信息,一方面為貸款人提供選擇借款人的憑據,另一方面也作為信用評價的依據。若網站的保密技術被破解,借款人提供給網站的個人身份、財產信息等個人隱私泄露,借貸人的隱私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